首頁 -> 內地

中國自研海洋地震勘探裝備首次實現超深水作業

分享到:
2023-10-07 11:4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7日電 日前,在位於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區塊,“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載中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採集裝備“海經”系統,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發佈了中國首張超深水三維地質勘探圖,標誌著中國深海油氣勘探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研制取得新進展。

“海洋石油720”物探船搭載“海經”系統進行超深水勘探作業。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在本次作業過程中,“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按照設計要求,將“海經”系統中的10條超過8千米長的電纜依次佈放到海水中,形成一個面積相當於1021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數據採集網,沿航線進行海面拖纜採集作業,實時完成震源和檢波點的地震數據採集,在廣袤的海面上準確劃分出油氣藏位置,助力深海油氣資源高質量勘探開發。

數據顯示,在中國已探明的油氣儲量中,40%左右的海洋油氣資源蘊藏在深水區域。國家能源局此前組織召開的2023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加強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海經”震源控制系統入海。受訪者供圖

《“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要建設海洋地震採集裝備製造及檢測平台,應用海洋地震勘探系統地震拖纜、控制與定位、綜合導航、氣槍震源控制等核心裝備並裝配三維地震物探船,支撐海洋地震勘探技術裝備在海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推廣應用。

業內人士表示,拖纜地震勘探技術是世界上探測海底地質結構最直接、最經濟、最高效的方法。通過物探船搭載的成套拖纜裝備“犁”過海面,以地震波信號實現對海底地層的“CT”掃描,從而看清海底的油氣儲層。

“海經”拖纜定位控制系統正在調節電纜深度。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海經”是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首套拖纜模式地震勘探成套採集裝備,由震源控制、拖纜採集、綜合導航以及定位與控制等多種裝備系統組成,具備2赫茲超低頻頻率信號採集能力,提高了地震資料分辨率。與進口裝備相比,“海經”採集到的地震資料識別度更高,可透過3000米水深,精細刻畫萬米地層的復雜地質結構,裝備整體性能滿足了當前海洋石油勘探要求。

自2022年9月投產以來,“海經”經歷了從常規地震採集到高密度連續採集再到高覆蓋滾動採集等多種作業方式,順利完成了4個工區總計3935平方千米海域的三維地震勘探,已經實現產品定型及產業化生產,具備研發、製造、服務的全產業鏈能力,建立了完整的產業化製造體系。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破浪爭先!看78支龍舟隊香港一決高下
六一兒童節來臨 他們應該得到禮物而不是死亡
香港中大學生獲“劉士銘藝術獎學金”:藝術帶來力量
家鄉市集開鑼!一天吃遍“網紅”美食 看遍非遺文化
(黃埔百年)周恩來侄外孫沈清:以百年黃埔魂 圓今日中國夢
【通講壇】止住下滑重回對話 中美防長終見面
陳茂波率團赴美宣傳香港:香港是外資進中國和亞洲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