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多國人士認同“新質生產力”正成為全球發展引擎

分享到:
2024-03-12 19:38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1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中國全國兩會閉幕,在兩會期間“跑出”的高頻詞“新質生產力”持續吸引世界目光。多國人士認同“新質生產力”正成為帶動全球發展的引擎,並將有效促進各國的發展和技術變革。

新華社資料圖

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這凸顯出中國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高度重視和迫切感,意味著中國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新時代來臨。

泰國前副總理、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說,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東盟和世界變革發展的引擎,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品質獲得了全球市場的認可。中國新質生產力正讓東盟特別是泰國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尼泊爾眾議院議長吉米雷表示:“當前推動新技術,發展新質生產力,應對全球經濟挑戰和環境產生的影響,推動中國科技不斷發展,兩會制定並推動實施的政策措施,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秘魯國會議員愛德華多·薩爾瓦納說:“最近在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我們親眼看到了中國科研和技術方面質的飛躍,不僅在計算機科學領域,還在機器人、汽車等領域。鑒於中國在秘魯的影響力,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些,因為無疑這也會對秘魯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巴基斯坦智庫全球絲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表示,對任何一個致力於發展經濟的國家來說,生產力都是最重要的。他相信中國政府已決定把重點放在新質生產力上,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將有利於中國的快速發展,也將有利於世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1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未來生產力主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對勞動力、資本等要素投入和積累的依賴越來越小,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消費升級形成良性循環。

至於如何發力?余凌曲指出,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舉全國之力,大力開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等,爭取收獲一批重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二是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供良好環境,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壯大和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中國哪些實體產業或項目,可以基於此迎來巨大機遇?余凌曲認為,舉凡市場空間大、效率提升快、技術躍遷性、顛覆性特徵明顯的產業和項目將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流入更多的創新資源。未來,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勢頭有望進一步提升。(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破浪爭先!看78支龍舟隊香港一決高下
六一兒童節來臨 他們應該得到禮物而不是死亡
香港中大學生獲“劉士銘藝術獎學金”:藝術帶來力量
家鄉市集開鑼!一天吃遍“網紅”美食 看遍非遺文化
(黃埔百年)周恩來侄外孫沈清:以百年黃埔魂 圓今日中國夢
【通講壇】止住下滑重回對話 中美防長終見面
陳茂波率團赴美宣傳香港:香港是外資進中國和亞洲的跳板